小学范文网

年味作文四年级

发表时间:2024-05-28

年味作文四年级精选6篇。

小学范文网编辑创意无限制作出了这份独特的“年味作文四年级”,良好的作文技能可以提升你的人际交往和影响力,每一次写作都是对我们看待世界认知和思考的一次更新和升华。想要写好作文,需要自己多阅读优秀作品,同时多学多写,作文怎么写才好呢?

年味作文四年级【篇1】

浓郁的芳香从厨房飘来,冬天的阴霾再也阻挡不住那明媚的阳光,迫不及待的跟春节打个照面。

嘈杂声中,人们欢聚在一起,嬉笑寒暄声传不绝于耳。踏入厨房,灶台上放着一大缸白色的面团,软软糯糯,上面好像铺着青色的薄雾。

我伸出手想去触碰“啪”的一声响。抬头一看正好赶上妈妈那双愤怒的眼神,我的眼镜上很快蒙上了水蒸气,看着那双尖尖的桃花眼,却是在挑刺。

我像个偷东西被抓住的孩子,被妈妈轰出了厨房。

走进客厅,外婆,老姨夫都专心致志的地干活,老姨却嗨起来,手拿着话筒唱着起了歌。外婆手拿小拐杖,亲自守着那几百个的面团儿。老姨唱着那年代悠久的老歌,家里的老人们也都跟着唱起来。

经营的的粉条,绿色的大葱。还有那让人食欲大增的五花肉切成小块,最后剁成肉末儿。外婆用手抓一抓,揉一揉,拍一拍。倒像给肉馅儿按摩。外婆手拿着擀好的薄皮儿,伸手去挖盆里的馅儿,用指尖捏成小尖儿,飞凤舞的绕一圈儿,一个小巧玲珑的包子就做成了。

老姨们拿着这些包子,小心翼翼放进蒸锅里,盖上蒸盖。外婆他们神色凝重,就像在做了一项宏大的工程。

面对一团面,大人们揉、切、捏、拧、这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最后是到了画鱼点睛这一步,手里拿着让人垂涎三尺的大红枣,馋的弟弟妹妹直流口水……

年年有鱼进锅出锅,所有人都等着这道大菜。外婆把切开,一个人分一块儿。外婆那长满茧子的手立下了汗马功劳,看着孩子们欢笑的模样。外婆露出了欣慰的笑。

小屋中飘散的蒸汽,弥漫在空中久久不肯散去。家人们的温馨和睦、幸福欢乐的情景,永远存在了我心中。

年味作文四年级【篇2】

多味的校园生活

人们常常抱怨说人生之中最苦的时候,就是读书的时期。可是我的校园时光是多姿多彩的,多味的校园生活是我最美的回忆。

每天早上响亮的上课铃声把我叫醒,我们都会在教室里进行早读,那琅琅的读书声,是我们每天听到的最美的“歌曲”。随着早读的结束我们的校园生活就正式开始了。

早读结束之后,就正式开始上课了。首先我们上的是语文课,语文老师每次都会拿着一本很厚的教科书和那一摞复习资料。然后进入教室,打开教科书就开始给我们讲起课来,看着他滔滔不绝地讲着。讲完之后,就开始打开复习资料给我们布置作业了。

数学老师,上课非常幽默,他最喜欢将数学知识与笑花结合起来。记得有一次,他给我们讲一个算术题。老师为了方便我们理解,就给我说:“你们这么想,你们手上有30元钱想去超市买东西,结果捡了50元,到了超市买了18元的东西,被偷了50元,你们还剩多少元。”经过了老师的讲解,我们都觉得学数学也不是那么难。

我非常喜欢我的校园生活,觉得生活非常有滋有味。

点评:

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自己的老师,通过老师的不同态度,来说明校园生活的不同滋味。

年味作文四年级【篇3】

春节本是中国人一年当中隆重、热闹的传统节日,也是与亲朋好友团聚的重要时刻,更是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人们过年的习俗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许多习俗渐渐消失,也就有人感叹年味淡了。

生产生活方式变化,更多人不再渴望过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心中对过年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年俗作为具体表现形式也必然发生变化。事实上近年来,人们已不再拘泥于固定陈旧的过年样式,而把一些创新思维带进了春节年俗。例如,少放鞭炮、低糖低油饮食、网络拜年等都是发生的改变,这就是现在人们对于春节文化发展所交出的答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孙郁教授认为,年味其实就是人情味,只要人情味不变,形式变化是习俗的常态。

社会的改变是我们不能左右的,但我们可以挖掘春节这一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宝贵价值。在2020年春节的特殊时期,正是展现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新一代年轻人对于文化的答卷,春节文化包含的不仅仅是人与人面对面的团聚,更多的其实是人们内心对于热闹的追求。如此丰富的新型拜年方式都是出自他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对于春节文化有了新的传承与发展,这就是他们对于文化的答卷。

春节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文化内核。正是因为文化的源远流长,所以年味就从来都没有变淡!

年味作文四年级【篇4】

人们总是说要过一个有年味的春节。

年味究竟是什么呢?每个人对年味的理解和体会各不相同。有人说年味在芳香四溢的年夜饭中弥漫;有人说年味在五彩缤纷的烟花爆竹中绽放;有人说年味在收到红包,穿上新衣时喜不自胜的表情上洋溢;有人说年味在亲人们嘘寒问暖的话语中萦绕……而我领悟到的年味却是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团聚在一起围火炉时浓厚而温馨的亲情。每逢春节,我们都要回到永定湖山乡下老家过年。因为过年时天气寒冷,吃完年夜饭后,我们一家人搬着凳子来到燃烧柴火的火堆旁,围成一圈。烤烤手脚,暖暖身子,聊聊天,家人们其乐融融,温馨快乐。爷爷说过,火炉象征着来年家里财丁兴旺,事业红红火火。

大年夜时围火炉是祖辈代代相传的习俗。大家围在火炉旁,火炉闪着红色的火焰,发出轻微的哔剥声,像一个热情的小伙子在闪动跳跃。欢声笑语在火炉旁萦绕。所有的亲人欢聚一堂。你瞧!这边的妈妈、婶婶们聚在火炉一侧,都放下手机、电脑,眉飞色舞,七嘴八舌地聊家常:“什么衣服质量好又便宜”“家电涨价”“教育孩子时的烦恼与快乐”……你看!我和堂弟堂妹这些孩子们放下繁重的学业,玩起了猜谜语、成语接龙等小游戏,你一言我一语,不亦乐乎。你听!爸爸、大伯、叔叔放下工作,正娓娓道来一年来的境况以及亲人们骨肉相连,互相帮助的点点滴滴。两鬓斑白的爷爷奶奶放下农活,正喜笑颜开地坐在藤椅上,温情脉脉的看着儿孙,脸上洋溢着幸福和快乐,享受着无与伦比的天伦之乐。浓浓亲情弥漫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此时,耳边的交谈声,嬉笑声竟不让人觉得嘈杂,反而觉得有一丝丝温馨的亲情注入心头。闻着空气中越来越浓的亲情味,这不正是令我向往的年味吗?亲情就像一枚纽扣,在大年夜围火炉时,把家人的心紧紧的扣在一起。

亲情是世界上最真、最纯、最沁入心脾的感情,浓厚而温馨。正是因为这过年时家人围火炉时其乐融融,血溶于水的亲情,才让我如此着迷。我期待着大年夜围火炉的日子快点到来。

年味作文四年级【篇5】

这年是越过越没味了......

我的家乡在长葛,过去过年时有着浓烈的过年气氛。但是随着现代科技的侵袭,这种独特的味道也越来越淡了......

眼下也正是过年时,与以前的过年相比,虽然现在过年物质生活更丰富了,并不是要到过年时才能吃到鱼、肉、穿到新衣。但却总是好像缺少了些什么?似乎曾经过年更热闹,更开心一点。我们似乎更怀念以前的年味,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也许是因为物质生活的今天,人们就把过年的精神给忽略了,过年的程序删减了一道又一道。年味也少了一层又一层。

又可能是因为电子产品给一代又一代的人带来无形的隔阂,青年人低头盯着手机玩游戏,抢红包与同龄人交流;中年人低头盯着手机抢红包,偶尔抬头看电视,老年人无人搭腔,沉默不语地看着春晚。

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文化创新能力,如果我们能够为我们的.春节这样的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使它们具有更大的吸引力。让更多不同的人共同关注。就会拥有更多的趣味,年味也就浓了。

我思索着那份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气氛,何时能重新出现在年关呢?那份我怀念的年味,那种特殊的精神文化,又怎样才能回归生活?我默默祈祷着……

年味作文四年级【篇6】

1年味

离过年还有些日子,我就想迫不及待的回老家过年了,离放假的日子近了,我心情异常激动,不知道是为了回老家还是快要过年。

终于要回老家了,当我走在家乡的大路上,阵阵鞭炮声声入耳,一阵阵欢声笑语,家家门上都贴着大红纸挂着心对联,一片欢乐气氛,我提着小皮箱走进家一阵阵香味扑鼻而来我想着过年真好。

终于到了30号晚上我强忍着睡意撑到了12点,走到楼下跟爸爸妈妈一起搬出我家买的鞭炮点燃,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过后只见那鞭炮飞上天,我趴在窗子上抬头仰望天空看着一朵朵礼花在天空散开,我开心极了!!“叮叮铛,叮叮铛!铃儿响叮当……”只听见一阵铃声传进我的耳朵里,我接起电话,那边传来我同学的祝福,我也祝福她,一起笑了。

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们走亲访友,呼朋唤友,一起庆祝着这个节日,大家一起吃饭聊天聊过去一年的收获和成就或讲对今年的奋斗决心。个个面带笑容。年味十足。

2弥漫于心的年味

春节是与亲人团聚的日子。爸爸老家在江苏响水,妈妈老家在温州,每年的春节我们都会去这两个地方看望亲人。今年也不例外!

大年初一,我们的先是去江苏响水拜年。路上有妈妈说说笑笑,车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路上正好经过小姑家,我们先去接了小姑一家。小姑家的小妹妹很可爱,我一逗她,她就笑眯眯的,美丽的笑脸就像盛开的花朵。爷爷奶奶很喜欢我们俩,晚上分别给了我们压岁钱。我也给奶奶包了200块钱红包,这是我平时攒下来的零花钱,用它来孝敬奶奶,这样用钱才是最有价值的!

温州的外公、外婆生活富裕,我没给钱。但我给他们送上了最真诚的新年祝福,希望她们幸福生活、长命百岁。况且,我能来温州拜年,就是他们最好的礼物了!

春节对我们孩子来说,就是收收压岁钱,吃吃喝喝。在响水、在温州,学习之余,我每天都能和亲戚家的孩子玩耍,还能吃到丰盛的饭菜。有鱼、有虾,有牛、有羊,有鸡、有兔,在肚子王国里,它们都可以开个盛大的动物大会了。

现在,春节已经一天一天的过去了。但浓浓的亲情,还在心里温暖地弥漫着。我想,这应该就是年味吧!

3今年的年味不一样

今年我们回到爸爸的老家过大年,奶奶家在湖北山区,门口的街道很窄,地势的原因,街面高低不平,加上是条老街,排水系统也不好,这里常年会有积水。

年三十这天,我们吃完丰盛的年夜饭,不知在谁的发起下,街上家家户户拿出了扫把,接上了水管,准备给忙碌了一年的大街彻底清扫一下。这对我来说很新鲜,就像上战场。我们准备了各式各样的“武器”扫把、水桶、水管等,奔向了战场。爷爷先拿出水冲洗粘了黄泥的街道,我拿起扫把不停的清扫冲下来的水渍。刚开始我还干得起劲,热火朝天的。可一会儿就撑不住了。我们的“总指挥”奶奶马上换下了小兵我,换上哥哥“营长”,而我只好在一旁泼水玩。别看泼水这么简单,可有技术含量了,即要省水还要把垃圾冲走,可难了。我先用一瓢水,可垃圾怎么也不下去,我只好出“杀手锏”换大桶。我把一桶水“哗啦”一下全泼下去,这可忙坏了“营长”,“总指挥”一看,马上换上了爸爸“师长”。姜不馈是老的辣,这回不管我怎么倒,水马上就被大伙扫到下水道去了。

忙了半天,破旧的街道终于变得干净和整洁。那滋味比我收到“压岁钱”还让我开心。这年味不一样吧!

4年味

喝完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不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周围浓浓的年味。

大街上,行人比平常多了许多。人们拎着大包小包,肩并着肩,有说有笑地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正在为新年做着准备。商店门口,毫不吝啬地贴着“大减价”、“全场打三折”、“满送满减”等广告,吸引着大批的顾客。挤进商店的大门,那动听的音乐便开始萦绕在耳边。“恭喜恭喜恭喜你呀”的曲调似乎让我们忘记了生活中的一切困难,一切烦恼,那新年的美好与愉快便迅速地充满了我们的心灵……

漫步在小区里,抬头便可望见家家户户的北阳台上或多或少挂着鳗鱼、腊肉、酱鸡、酱鸭等年货,这可是新年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冷菜。虽并不美味至极,但也是人们招待亲朋好友的美味佳肴呢。

楼道里,也弥漫着年的味道。瞧,家家户户的门板上,贴着新换的“福”字。那一片鲜艳的喜庆的大红色和画面上一只只活蹦乱跳、栩栩如生的小老虎,更是让经过的人们眼前一亮,时时提醒着人们,年的脚步近了……

5体会年味

元旦那天,妈妈跟我说,今年过年比较早,奶奶那边准备做大年糕了,我们常州俗话说的大团子,现在好多人家都不做了,都是买着吃的,妈妈小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我一听,可高兴了。

想着和奶奶一起做年糕,也体会一把妈妈小时候的年味。 跟着妈妈到了奶奶家,奶奶已经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姐姐也在,我和姐姐一起做小汤圆,那个比较容易,就和外面玩的彩泥差不多。只要揉成一个一个圆就好了。做了一会儿,奶奶就把外面的劳动成果煮熟了,给我们品尝。吃到嘴里感觉真好。 接下来,我又跟着奶奶做大年糕,开始觉得蛮好玩的,可是后来发现不是很容易。忙乎了半天我才做了一个,大人们都把其他的做好了。

做好后上笼蒸,正好后,我给年糕一个一个点红豆,觉得很开心,想象着妈妈小的时候,那时没有现在条件好,但应该也很快乐吧!过年的感觉真好!

6年味儿

每个人的心里,年味儿都各有各的味儿。有兴奋的、有难忘的,甚至有的是难过的,而我觉得年味儿总是令人高兴的。

一说到高兴的年味儿,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过年和小伙伴玩的情景。最有趣的就是在老家玩捉迷藏,我目光扫视着那个大箱子,立刻躲了进去。哈,果然是个好地方,居然没被小伙伴发现,我躲在里面不禁暗自偷着乐。经过他们的全面搜索无果后,终于无奈的喊到:“出来吧,我们认输了!”这时,我才得意扬扬,大摇大摆地走出来,冲到他们面前,笑的前俯后仰。当然,过年除了和小伙伴尽兴的玩耍,更开心的是爸爸妈妈不用工作,可以天天陪我玩,这可是平时都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啊。

大年三十晚上吃啥?年夜饭呀,还没开始吃饭我都已经高兴地像只活蹦乱跳的小鱼。为什么这样高兴呢?因为今天请来了很多“嘉宾”,大家一起吃年夜饭,最令我快乐无比的是我可以参加到做年夜饭的队伍中去。奶奶唱主角,妈妈当配角,我充其量是个跑龙套的。今年的年夜饭是特别丰盛,有丸子、猪蹄、红烧肉、烤鱼、牛肉……数不胜数,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就在灶边每个菜尝一口,肚子都快撑破了。

过年最有意义的要数收红包啦!这可不是用来吃喝玩乐的,而是用来交学费、买文具用的。你没发现,每位长辈递给我红包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你要好好学习呀!”我可不能辜负他们的希望哦。

玩耍的欢笑,年夜饭的快乐,发红包的喜悦,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儿里!

7找年味

年味在哪里?年味就在热闹的年货大街上。糖果、蜜饯、瓜子、鞭炮…… 各式各样的商品琳琅满目。来逛街的`人们兴致高涨,有的在仔细检查年货的质量,有的正不紧不慢地跟摊主讲价钱,有的已经大包小包地往家带年货了。还有人并不急着购买,只是漫步街上,感受这份浓浓的年味。

年味在哪里?年味就在丰盛的年夜饭餐桌上。瞧,餐桌上杯盘罗列,盛放着各式美味佳肴,全家人其乐融融地围坐在桌旁,饮酒布菜,互相说着祝福的话。窗外鞭炮声声,烟花闪耀,真是热闹。饭后,全家老少在电视机前收看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小朋友们还能拿到一份压岁钱呢。

年味在哪里?年味就在漂亮的夫子庙花灯里。春节一到,夫子庙就成了花灯的海洋。大成殿前、文德桥旁,各种现代的、传统的花灯把夫子庙打扮的花枝招展,美不胜收。花灯下,是如潮的人流。大家在灯前流连,赞叹着,欢笑着,相机闪光灯此起彼伏。孩子们跟在爸爸妈妈身旁,手里拿着造型各异的老虎灯、兔子灯,好满足,好快乐!

哈哈,我终于找到了年味。年味就在咱们老百姓越过越红火的日子里呀!

8年味

年已经过去了,只留下了一串串鞭炮的响声和思念。工作在远方的人已经回去了,剩下的人只能想念,这样的年没有味道。

如果回想一下,大年三十的晚上,全家是最开心的日子了,儿女加外孙、孙子都来了,这样的年是有味道的。今年我们家的年是有味道的,因为姑姑从北京回来了,弟弟也来到了我的奶奶家。大年三十我们三个小孩带着儿童炮在楼下玩了起来,而大人们呢?有的在看电视、有的在装红包、有的在包水饺。

总之,任何一个人都没有闲着,也都没有不高兴。八点的钟响了起来,我们小孩子在摇椅上准备了别无花样的吃零食看春晚。十二点的钟声打破了宁静的夜晚,把沉睡的弟弟惊醒。下面就是吃年夜饭,奶奶给我们准备了汤圆。俗话说吃汤圆的位置不能面朝北,只能面朝东、西、南。据说面朝北吃汤圆身上会长疖子,还有吃汤圆的个数还要有讲究,吃四个就是“四四如意”,吃六个就是“六六大顺”,吃八个就是“发发发”。我选择的是六个毕竟“六六大顺”嘛!年夜饭过后,爸爸去楼下放了一串炮,代表“碎碎”平安,炮响完后,我们才安心的上床睡觉了,等待大年初一早上的红包。

年味有时有,有时没有,但今年我们家有!有味道的年好幸福,好开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