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范文网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发表时间:2024-10-01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必备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汇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汇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节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国家金融制度。

教学重点:

外汇

教学难点:

汇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导入新课】

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时,例如说买笔,我们会直接给店主钱。然而,当我们要在网上购买一件货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买东西,你怎么办?

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前者主要是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P7)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板书)

一、信用工具(板书)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板书)

银行为什么要开展办理结算这个业务?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现金带来的麻烦。大量使用现金有哪些麻烦?

学生:

1)容易丢失;

2)结算不方便;

3)外出带很多现金可能出现的意外。

过渡:所以,办理结算必须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汇票和支票。

2、常用的信用工具

⑴、信用卡(板书)

讲之前可将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已经各种其他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出哪个为信用卡。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吗?接着指出:信用卡含义:是银行发给自己信用情况较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其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的信用凭证。(P7)

提问:信用卡为什么会流行?你们在使用信用卡时,感觉到信用卡有什么好处没有?(P8练习)

就是因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使用起来方便、安全,外出购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携带大量的现金,并且还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数进行支付;对收款人方来说,可以节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劳动;对于银行来说,发行信用卡不但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当持卡者透支时,银行还可以作为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正因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处,所以它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人人离不开卡。

过渡:点出信用卡在货币发展史上的地位,即货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对于比较陌生的电子货币,必须交代清楚其内涵和外延

内涵: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帐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出现电子货币的原因: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时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半导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

⑵、支票(板书)

支票就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请讨论P9探究活动1。并看相关链接1

注意: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

(二)、外汇(板书)

讨论P10探究活动1,(必须用到外汇)。

外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其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它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凡用本国货币表示的有价证劵、信用工具均不属于外汇。

②它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外国货币不属于外汇。

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或是汇价。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即$1=¥8。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如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25美元,即¥1=id="article-content1">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必备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主要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汇票、支票及其主要用途;了解外汇的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

3、德育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节约的习惯;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国家国家金融制度。

教学重点:

外汇

教学难点:

汇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货币的基本职能有哪些?

【导入新课】

当我们去商店买东西时,例如说买笔,我们会直接给店主钱。然而,当我们要在网上购买一件货物或是向一些外地朋友买东西,你怎么办?

这两种就是人们常用的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前者主要是用纸币来完成货币的支付手段,而后者是收付双方通过银行转帐来完成货币的收付行为。(P7)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板书)

一、信用工具(板书)

1、结算方式: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板书)

银行为什么要开展办理结算这个业务?可以避免大量使用现金带来的麻烦。大量使用现金有哪些麻烦?

学生:

1)容易丢失;

2)结算不方便;

3)外出带很多现金可能出现的意外。

过渡:所以,办理结算必须使用一些信用工具,而这些信用工具有信用卡、汇票和支票。

2、常用的信用工具

⑴、信用卡(板书)

讲之前可将商业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已经各种其他卡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指出哪个为信用卡。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信用卡吗?接着指出:信用卡含义:是银行发给自己信用情况较好的'公司及有稳定收入的个人以便其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的信用凭证。(P7)

提问:信用卡为什么会流行?你们在使用信用卡时,感觉到信用卡有什么好处没有?(P8练习)

就是因为信用卡:可以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使用起来方便、安全,外出购物,使用者可以不必携带大量的现金,并且还可以超出自己的存款数进行支付;对收款人方来说,可以节省大量收付、清点、保管、押运现金的劳动;对于银行来说,发行信用卡不但节省大量印刷、发行、收付、清点、保管现金的劳动,而且可向使用信用卡的一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当持卡者透支时,银行还可以作为贷款收取较高的利息。正因为信用卡如此方便,有如此的好处,所以它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流行的一种支付行为,人人离不开卡。

过渡:点出信用卡在货币发展史上的地位,即货币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对于比较陌生的电子货币,必须交代清楚其内涵和外延

内涵: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储存和处理的存款。外延:包括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帐终端等组成的银行交易工具和业务;出现电子货币的原因: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时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半导体产业和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

⑵、支票(板书)

支票就是一种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在我国,支票主要分为转帐支票和现金支票。

请讨论P9探究活动1。并看相关链接1

注意:转帐支票用于同城结算。

(二)、外汇(板书)

讨论P10探究活动1,(必须用到外汇)。

外汇:一国持有的以外币表示的用以进行国际结算的支付手段。其有两个基本特征:

①它必须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凡用本国货币表示的有价证劵、信用工具均不属于外汇。

②它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形式的资产或支付手段,凡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货币和支付手段的外国货币不属于外汇。

汇率:一种货币用另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称为汇率或是汇价。汇率表明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

汇率的标价方法有:直接标价法和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的方法。如1美元可以兑换8元人民币,即$1=¥8。间接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计算应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如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25美元,即¥1=$0.125。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使用直接标价法。

讨论P10探究活动,并联系时政热点:小组讨论升值与贬值的利弊。(结论:稳定的意义)

本课总结:这堂课我们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汇票,知道什么是外汇,理解保持币值稳定的意义。

作业: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利弊。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2

一、说教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第3课的第2框的内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讲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本框题则是从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来分析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部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在本框题的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中,讲解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到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前三种消费心理中均有其不利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应坚持求实心理,因为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并且求实心理为第二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起了铺垫作用,因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部分是求实心理的具体展开。《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共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前三个原则分别是从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的,最后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并能对不同消费心理进评价。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明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消费原则。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非常必要。

四、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三步探究教学法: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构建知识;能力提升、学会运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学法

我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学法指导。我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习惯于接受、探究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新课标又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本课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想以及学法指导,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本课导入设计中,通过我想买双鞋,但是不知道买那种较为合适,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观。

2.层层深入,构建新知。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环节设置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婷同学她在日常爱好中的特征。

情境二:与众不同的裤子设计,吓死人。

情景三:丹丹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有钱,而送同学一个进口的MP5作为生日礼物。

通过剖析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表现、特点,并能对这些消费心理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这些个案情景设置,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于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个问题“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讲的是正确消费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这四个原则,做了三个不同的情景和一则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深化拓展。第四个正确消费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在第同学们理解前面三个原则的基础探究拥有名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间是否矛盾,并且在当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生分析归纳比较鉴别,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认识到消费中不能铺张浪费,在头脑中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

3.巧设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让同学们课后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一个月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消费要受到种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就一定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综上,这节课坚持正确引导、形成能力的原则,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在过程实施、情境创设、知识构建、问题拓展、能力提升、练习环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使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3

探究目标(意图):

1、培养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培养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

3、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4、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

探究手段:

1、搜集相关报刊、杂志。

2、搜索网络资源。

3、问卷调查。

4、其他。

探究过程(活动策划):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外国名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古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各小组各负其责,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便课堂交流之用。

2、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事先编制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4

一、 教材分析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浓缩、结晶,是从总体上体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内在的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本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节是讲述世界的状态是普遍联系的问题。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这个问题是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第二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第一框主要内容讲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其中,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改变事物,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两种说法似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对于初学者来说,当然就成为难点了。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方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识记:联系的概念。

理解:

①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②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但是,并不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系就无法改变,而是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运用: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

①培养学生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但缺乏辩证思维,遇到问题不会变通。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的,引导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为什么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四)教学难点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二、 学生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二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总体上看,正处于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不成熟且在变化,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获得较好的统一。不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思维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也就难以从理性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哲学常识第一课讲了唯物论,第二课接着讲辩证法,它是第一课的`引申和深化。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本原的物质性,而本课说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即物质世界的辩证性。学生现在往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孤立开来,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三、教法

根据新课标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的建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对话教学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我设计一个相对小但又具体的事例――前阶段我们这里发生的霍乱实例,作为对话教学的入口,贴近学生实际。通过设计提问,创造氛围,启迪思维,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和归纳,使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有哲学。遵循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秩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到达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四、学法

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法指导中我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从生活中感悟哲理。最后又让他们用所学的理论试着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生活逻辑和哲学逻辑相结合。

思维训练法——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具体事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获得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体现在过程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向学生出示两张霍乱弧菌的照片,猜猜是什么?这就是这段时间让我们很多人心烦意乱的.霍乱弧菌。你们害怕它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有学生害怕,因为霍乱弧菌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腹泻、呕吐、脱水等,严重的可能致使人死亡。有学生觉得没有必要过多的担心,因为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预防霍乱。

2、讲述新课

得出:

1)联系的含义

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霍乱在嘉善有流行的趋势呢?如果你是疾控中心的领导,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霍乱?学生讨论后归纳如下:

原因一: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接下来简单介绍社会上有些人认为霍乱发生是神惩罚人类的潘多拉盒子说和盲年说,学生可以得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是臆造的联系,违背世界是客观存的物质性原理。我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阻止霍乱病菌扩散,但是能消灭它与人类的联系吗?为什么?

得出:

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既不能强加也不能否认。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

3、课堂小结

我用课件展示内容框架,一个概念,两个原理。

五、课堂作业

运用: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哲学道理,谈谈我县应该怎样从根本上预防霍乱的再次发生?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我们掌握了霍乱与人的客观联系,可以通过做好环保工作,防止霍乱再次发生。这样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作为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整堂课的板书,主要内容由课件展示,副板书主要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结果。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佳统一,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教学目标

(一)《文化生活》

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生活与哲学》

1.在知识目标上,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在能力目标上,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文科普通班、文科艺术班、理科班等,其中理科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好一点,但由于政治只有会考,没有高考,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文科班的学生因为政治列入高考,学习态度会好一点,但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则相对薄弱。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最差的是艺术班。总之,目前我校学生整体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这为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2.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及应试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高,这些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依然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4.文科班前半期学习《文化生活》,后半期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两个单元。理科班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习《文化生活》,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习《生活与哲学》,余下的时间作会考总复习。本期《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相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参与机会比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选取优质的题目,有效突破重难点。

四、工作要点

1.加强时政学习,特别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定、方针政策的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

2.认真学习本学科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

3.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为学生在理论上奠好基,在行动上导好航。

4.搞好常规教学,落实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认真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际。写好课时计划,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反思。

5.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确定教学方法和课时教案,做到有的放矢。

6.加强教师间教学交流,积极开展“苦练内功,提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认真组织并落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注重其质量,主要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突破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群策群力,形成最优方案,构建高效课堂。

8.坚持听课、评课制度。主讲者认真准备,听课者认真听课,作好笔记,课后客观公正评课,以便发扬优点,克服缺陷,相互学习、借鉴与帮助,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9.搞好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统一教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阅卷。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10.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总结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开展学生体验性学习实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1.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提高学生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要组织完成好学校、年级、学科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包括年级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和本学科的单元考试等命题和阅卷,搞好质量分析,找出亮点和缺陷。学完一门学科搞好学分的认定和上传。

13.做好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在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要热情关爱青年教师,特别是在业务上,给他们一定任务,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14.落实好对学生的辅导和作业的批改。辅导学生,按时到位,耐心细致,认真讲解。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全批全改。

15.积极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多思考,善总结,勤动笔,积极撰写教学经验和科研论文,提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6

1.教材内容及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2.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高二,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

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价值、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人和物的价值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通过贡献来获得自我满足,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4.学法指导

锻炼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

5.习惯训练

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用哲学的思维探究知识背后的问题,留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体现出的智慧。

6.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8.解决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的价值,深入领会哲学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在汶川地震中的普通人的先进事迹,感悟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3)师生共同设置教学情境,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采取课堂辩论、讨论等形式,进一步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奉献意识。

9.教学理念

政治课不是说教,学政治也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政治课应对学生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教师责无旁贷。避免政治课陷入说教的旋涡,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教材意图,认真组织教材,用好教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所以,要实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内化成学生固有的品质。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7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的力量;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教学重点/难点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教学过程

教师:就此提出: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两个方面去探究。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讲授新课】

(一)文化“万花筒”

1、图片欣赏:百度图片

中国古代私塾

现代网络文化

由此得出:从时间上看,文化无时不在

2、图片欣赏:百度图片

由此得出:从空间上看:文化无处不在

3、材料欣赏:“林语堂谈南北文化的`差异”

由此得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4、名句欣赏:“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钱钟书

教师:(1)那么究竟文化是什么呢请就刚才所谈到的文化现象进行归纳

(2)思考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教材进行思考,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晶。

师点拨: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文化的外延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自主思考: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现象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2.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9.乡镇企业

10.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1、归纳文化的特点

2、归纳文化的形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百度图片: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得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课堂小结

在一个文化落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理;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我们都生活在文化生活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让文化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课后习题

1.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在岳麓区人大代表选举大会上投票

B.高二年级参加岳麓区中小学校园舞比赛

C.到国储电脑城买电脑

D.农民种田,工人做工

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③参加元旦文艺晚会④买车购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8

一、说教材

1、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内容是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延续,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为本单元生产与经营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

本框题的逻辑结构主要是由一条主线构成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什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其地位如何体现,它的实现形式怎样→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这一节内容主要是一个总—分—总的逻辑结构顺序,因此本课也可以采用这种总—分—总的方法进行教学。

2、重难点以及其确立的依据

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有关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我们认识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加社会经济生活大有裨益。

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学生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股份制会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把握起来有些难度。对与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我国的社会性质,我国国情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学生分析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因此也把它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鉴别、思考、判断等思维能力。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原理,并能用它来解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一种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与作用。

二、说学法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法研究的起点,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采取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学习卡片的方法来进行学法指导。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首先,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辨证原理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本课的内容,高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在经过了中考的分流之后,学生已经有了择业意识和前途意识,因此迫切希望了解各行各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其次,在能力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教材当中的知识与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原理,这一阶段的学生希望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学生有这种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才采用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制作学习卡片主要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框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一些,而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如果按照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散乱的印象,重难点容易被弱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本课中设置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再利用多媒体实现情景的拓展与回归,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通过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方便其记忆。

四、说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首先,将本框题的主要内容划分两块:其中一块是六种经济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探究来完成。另一块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这一部分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在为了突破这一部分难点内容时在开展新课之前要给学生介绍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两者联系的知识;以及让学生了解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然后,在课前将学生按照位置分为6组,给学生分发学习卡片,人手一份,最后,准备好多媒体。

设计意图:节约课堂时间,起到一定的预习作用。可以使学生有准备地进入本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2、情境导入

多媒体放映各成功人士附有就业单位的照片,来创设情境,引出本框题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新课教学

在使学生们进入创设的情境之后,积极的引导他们畅想,“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引出六种经济成份及各自的含义、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据课前分好的组和任务,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要帮学生明确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区别。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参加与交流合作,变革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如何思考,如何识别信息,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形成了自我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承接过渡:这六种经济成份各自是否完全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转入到所有制结构的学习。

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学生归纳得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要帮学生明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最后由老师来总结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书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承接过渡:放映关于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及控制领域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学习。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和知识迁移能力。

承接过渡:那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呢?其中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为什么?(知识补充: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区别。)

设计意图:转入到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学习。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分析问题的实际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并吸收他人和集体的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教师的引导下加强了对理论的运用和学习,使他们不断提高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承接过渡: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片“牛耕地”、“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温室”主要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初级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发散思维多向思维等思维方法。

4、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板书对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炼,使人感到简明准确,一目了然。把课本复杂知识予以简化,不仅能更直观的反映本课的教学要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此外,学生可以利用板书进行课后复习,缩短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5、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和板书展现本节课的纲要,并指出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6、课堂练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由易到难的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把它转化为读题解题的能力,在练习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各类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培养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7、课后探究

联系国家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的时政热点,让学生课后查阅青年学生创业基金的实施项目,鼓励学生将来进行自主创业。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

五、小结

本课教学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重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思考、知识迁移、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市场经济生活知识来支撑,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学会学习。

3、重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愤,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计多媒体,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以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4、重反馈:通过训练来强化知识,通过运用来巩固和提高,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并形成能力。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9

高二思想政治课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结合中学生的认识和实际,构成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一个体系。课本由前言和既带有专题性又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八课组成。贯穿全书的主线是“两个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课本的内在理论体系表现为“三个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

教学总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为什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能以自己的理解有条理地进行表述;懂得客观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性质,同时了解到运动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应做到认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懂得矛盾的含义,了解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存在;懂得由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由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分清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2、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能初步体验出哲学理论的抽象性;训练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初步体会“两个统一”、“三个辩证”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分析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表现。

3、觉悟方面:

能了解有神论、形而上学的荒谬性,自觉坚持无神论、唯物辩证法,能自觉要求自己,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国情出发,要把立足点放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

教材分析和教材对象分析:

高二政治由前言和八课组成的,前言着重讲哲学的概念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第一部分:

讲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是唯物论知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第一课。

2、第二部分:

讲事物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方面知识,是唯物辩证法部分,阐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及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主要是二、三、四三课内容。

3、第三部分:

从认识论上讲了现象、本质、认识的发展与深化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等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部分,主要是五、八两课。

4、第四部分:集中讲人生观问题,但不是纯粹的人生观,而是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观点来阐述人的行为准则,人生价值与理想。

就教育对象学生来说,高二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引导学生入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

为完成本学年教学任务,计划上学期完成哲学常识的上册,下学期完成下册。每课内容结束复习,讲解典型例题,然后测验。上课以启发式教学来开导学生,具体教学方法根据课时特点来定,并联系实际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写哲学小论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启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课时安排:

每学期安排17周教学时间,每周3节课时。为完成教学任务,做到有计划教学,具体安排见教学进度表。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10

教学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视频。

播放视频(假期商家促销)

(二)新授课

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自身需求量的变动

(以小明一家假期去逛商场作为线索,设置四个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情景一:小明买鞋

多媒体展示特价活动

思考:价格变动和需求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通过小明买鞋的活动可以看出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增多。

学生判断推导图形(需求曲线图)

结论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情景二小明奶奶和妈妈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结合情景二材料价格变动对哪些商品影响大?哪些影响小?

学生回答:……

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学生推导判断图形,判断A是生活必需品;B是高档耐用品。

结论:不同商品价格变动,需求反映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情境三小明和爸爸看车展

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

思考:

1、油价涨了,人们做出怎样的选择?

2、汽油和天然气是什么关系?汽油和汽车是什么关系?

3、在这些关系当中,它们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汽油和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要掌握这两个基本概念。和掌握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学生推导图形,分辨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关系图形。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情境四:小明为爸爸出谋划策

思考:结合材料,分组讨论为小明爸爸爸爸出谋划策

学生回答:……

老师分析:(归纳省略)

1、调节产量

教师: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生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无利可图——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者可以根据价格来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教师:为了生产产品,要投入生产要素。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教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者根据商品的价格作为基点,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正是价值规律的发生作用的体现。

.125。目前,大多数国家包括我国均使用直接标价法。

讨论P10探究活动,并联系时政热点:小组讨论升值与贬值的利弊。(结论:稳定的意义)

本课总结:这堂课我们懂得什么是信用卡、支票、汇票,知道什么是外汇,理解保持币值稳定的意义。

作业: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利弊。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2

一、说教材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第一册《生活与哲学》第1单元第3课的第2框的内容。

第一框《消费及其类型》讲了影响消费的客观因素,本框题则是从响消费的主观因素来分析形形色色的消费心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本部分内容条线清晰,结构完整。在本框题的第一部分《消费心理面面观》中,讲解了,人们的消费行为主要受到四种消费心理的影响。在前三种消费心理中均有其不利的方面,因此,在我们的生活消费中,应坚持求实心理,因为这是一种理智的消费。并且求实心理为第二部分《做理智的消费者》起了铺垫作用,因为《做理智的消费者》这部分是求实心理的具体展开。《做理智的消费者》一共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前三个原则分别是从消费对家庭的影响,对自身的影响以及对我们周围的环境的影响进行阐述的,最后一个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原则是对“树立正确消费观”这一问题的归纳和总结,也是正确的消费观的本质和中心所在。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新课程标准,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能够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并能对不同消费心理进评价。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明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2.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消费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增强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本课重点为“做理智的消费者”。

难点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一消费原则。因为这一代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育非常必要。

四、 说教法

新课标倡导“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结合学生实际,主要采取以下教法:

1.三步探究教学法:即“生活链接、发现问题;讨论探究、构建知识;能力提升、学会运用。”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直观演示,将复杂问题具体化、形象化,易于理解记忆,提高教学效率。

五、说学法

我在采用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学法指导。我面对的学生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习惯于接受、探究能力较差,运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能力比较薄弱,但参与意识、表现欲望强烈,新课标又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本课采用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通过以上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方法的.设想以及学法指导,我将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在本课导入设计中,通过我想买双鞋,但是不知道买那种较为合适,请同学们帮我出主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引出不同的消费观。

2.层层深入,构建新知。

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重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这环节设置的生活情境要能够成为学生探究的起点,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触点”,把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落到实处。

第一个问题“消费心理面面观”,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

情境一:小婷同学她在日常爱好中的特征。

情境二:与众不同的裤子设计,吓死人。

情景三:丹丹为了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有钱,而送同学一个进口的MP5作为生日礼物。

通过剖析这些图文并茂的生活事例,使学生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表现、特点,并能对这些消费心理作出科学评价,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品质。同时通过这些个案情景设置,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于学生反思自己的消费心理,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奠定思想基础。

第二个问题“做理智的消费者”是本节课的重点,主要讲的是正确消费应该遵循的原则,包括“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结合这四个原则,做了三个不同的情景和一则调查,让学生分组讨论,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深化拓展。第四个正确消费原则“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问题,在第同学们理解前面三个原则的基础探究拥有名牌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之间是否矛盾,并且在当代是否应该继续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引导生分析归纳比较鉴别,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和洗礼,认识到消费中不能铺张浪费,在头脑中树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意识。

3.巧设训练,巩固提高。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领悟、深化所学的知识,因此让同学们课后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一个月消费计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4.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这节课学习了“消费要受到种种消费心理的影响,但只要遵循正确的消费原则,就一定能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

综上,这节课坚持正确引导、形成能力的原则,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构建和谐课堂,使课堂在过程实施、情境创设、知识构建、问题拓展、能力提升、练习环节上,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结合,使政治课教学真正回归生活。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3

探究目标(意图):

1、培养收集相关资料、筛选信息的能力。

2、培养剖析各种观点的思维辨析能力。

3、在分析、比较、感悟的基础上,认同正确的金钱观。

4、展示并分享合作探究成果。

探究手段:

1、搜集相关报刊、杂志。

2、搜索网络资源。

3、问卷调查。

4、其他。

探究过程(活动策划):

1、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负责收集外国名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古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我国当代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有的负责收集各种典型事例。各小组各负其责,每个小组将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以便课堂交流之用。

2、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周围人对金钱的看法。在老师的指导下,事先编制有关金钱观的调查问卷,将问卷发给周围人填写,将问卷回收后进行统计分析。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4

一、 教材分析

(一)本框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课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纲,也可以说是唯物辩证法的浓缩、结晶,是从总体上体现辩证法和唯物主义内在的有机统一的重要内容,因而在本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一节是讲述世界的状态是普遍联系的问题。普遍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这个问题是辩证法部分的逻辑起点,也是第二课内容的逻辑出发点。第一框主要内容讲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其中,联系是客观的,但人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改变事物,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这两种说法似乎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对于初学者来说,当然就成为难点了。由于本节课的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方意义,对于学生正确地对待人生和社会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所以从现实角度讲,它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识记:联系的概念。

理解:

①事物的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是人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重要理论依据。

②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性。但是,并不是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联系就无法改变,而是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运用:用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等。

①培养学生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但缺乏辩证思维,遇到问题不会变通。通过本节课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客观世界的基本特征是普遍联系的,引导学生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世界观,学会运用联系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和积极参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重点

为什么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

(四)教学难点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

二、 学生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高二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从总体上看,正处于急剧发展、变化和成熟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但不成熟且在变化,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获得较好的统一。不进行积极的主动的思维活动,就不能有效地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也就难以从理性的高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科学的世界观。哲学常识第一课讲了唯物论,第二课接着讲辩证法,它是第一课的`引申和深化。唯物论主要揭示世界的本质、本原的物质性,而本课说明唯物辩证法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即物质世界的辩证性。学生现在往往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内容孤立开来,所以在教学中应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三、教法

根据新课标强调师生共同参与课堂的建设,我采用多媒体教学与对话教学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因此我设计一个相对小但又具体的事例――前阶段我们这里发生的霍乱实例,作为对话教学的入口,贴近学生实际。通过设计提问,创造氛围,启迪思维,层层设问,启发学生思考和归纳,使学生理解生活中处处有哲学。遵循从特殊到普遍的认识秩序。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到达本节课的知识目标。

四、学法

学习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法指导中我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理论联系实际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能从生活中感悟哲理。最后又让他们用所学的理论试着解决实际问题。努力使生活逻辑和哲学逻辑相结合。

思维训练法——理论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具体事例中,通过教师引导,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和互动,获得相关知识。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过度到理性认识,由形象思维过度到抽象思维。体现在过程中学习。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首先向学生出示两张霍乱弧菌的照片,猜猜是什么?这就是这段时间让我们很多人心烦意乱的.霍乱弧菌。你们害怕它吗?为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有学生害怕,因为霍乱弧菌侵入人体后,会引起人腹泻、呕吐、脱水等,严重的可能致使人死亡。有学生觉得没有必要过多的担心,因为我们可以采取措施预防霍乱。

2、讲述新课

得出:

1)联系的含义

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使霍乱在嘉善有流行的趋势呢?如果你是疾控中心的领导,你认为有哪些因素可能会引起霍乱?学生讨论后归纳如下:

原因一: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点:

2)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接下来简单介绍社会上有些人认为霍乱发生是神惩罚人类的潘多拉盒子说和盲年说,学生可以得出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是臆造的联系,违背世界是客观存的物质性原理。我们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问题:我们可以通过预防措施来阻止霍乱病菌扩散,但是能消灭它与人类的联系吗?为什么?

得出:

3)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既不能强加也不能否认。具体联系是有条件的。

3、课堂小结

我用课件展示内容框架,一个概念,两个原理。

五、课堂作业

运用: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哲学道理,谈谈我县应该怎样从根本上预防霍乱的再次发生?

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人的活动的关系,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是说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法改变。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我们掌握了霍乱与人的客观联系,可以通过做好环保工作,防止霍乱再次发生。这样进一步使学生树立作为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也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哲学的道理。

六、板书设计

整堂课的板书,主要内容由课件展示,副板书主要用于记录学生讨论的结果。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育人为本,以德为先发挥政治课的育人功能,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构建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最佳统一,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教学目标

(一)《文化生活》

使学生遵循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理解文化概念的内涵,全面认识文化的作用;初步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使学生了解当前生活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获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的基本知识和能力,提高文化赏析、文化修养的水平。

使学生了解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意义,形成对文化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能够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正确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增强文化创新的意识。

使学生感悟中华文化的价值,懂得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使学生明确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能够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使学生确信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使学生懂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二)《生活与哲学》

1.在知识目标上,帮助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在能力目标上,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对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发展。

3.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上,帮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树立和追求崇高的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学情分析

1.高二学生分为三个层次:文科普通班、文科艺术班、理科班等,其中理科班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好一点,但由于政治只有会考,没有高考,学生重视程度不够;文科班的学生因为政治列入高考,学习态度会好一点,但他们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则相对薄弱。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最差的是艺术班。总之,目前我校学生整体基础较差,且参差不齐,这为教学带来很大的难度。

2.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高中政治学科的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素养及应试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积累和提高,这些都为本学期进一步学习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虽然经过一年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培养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在学习上对老师的依赖性依然比较大,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够,自主学习的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4.文科班前半期学习《文化生活》,后半期用一个半月的时间学习《生活与哲学》第一、第二两个单元。理科班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习《文化生活》,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习《生活与哲学》,余下的时间作会考总复习。本期《生活与哲学》的内容相对比较深奥、抽象、学生参与机会比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讲练结合,选取优质的题目,有效突破重难点。

四、工作要点

1.加强时政学习,特别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定、方针政策的学习,更新专业知识,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与能力。

2.认真学习本学科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与难度。

3.坚持立德树人,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为学生在理论上奠好基,在行动上导好航。

4.搞好常规教学,落实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认真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实际。写好课时计划,上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反思。

5.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认真分析学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要确定教学方法和课时教案,做到有的放矢。

6.加强教师间教学交流,积极开展“苦练内功,提高素质”的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7.认真组织并落实好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活动,注重其质量,主要围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及其突破和教学方法等内容进行。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群策群力,形成最优方案,构建高效课堂。

8.坚持听课、评课制度。主讲者认真准备,听课者认真听课,作好笔记,课后客观公正评课,以便发扬优点,克服缺陷,相互学习、借鉴与帮助,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

9.搞好分工合作,形成合力,发挥集体智慧和力量。统一教辅、统一备课、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阅卷。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

10.积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总结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开展学生体验性学习实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11.加强对学生学习行为和习惯的培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乐学、会学、善学,提高学生学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12.要组织完成好学校、年级、学科考试的命题和阅卷工作。包括年级的月考、期中、期末考试和本学科的单元考试等命题和阅卷,搞好质量分析,找出亮点和缺陷。学完一门学科搞好学分的认定和上传。

13.做好以老带新,发挥传帮带作用。同时在思想、业务、生活等方面,要热情关爱青年教师,特别是在业务上,给他们一定任务,为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平台,使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14.落实好对学生的辅导和作业的批改。辅导学生,按时到位,耐心细致,认真讲解。批改作业及时认真,全批全改。

15.积极引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多思考,善总结,勤动笔,积极撰写教学经验和科研论文,提教研意识和研究能力。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6

1.教材内容及分析

我们使用的是人教版第四册《生活与哲学》教材,本框属于第四单元第十二课第一框题。其内容主要分两目,第一目主要介绍价值的含义、人是社会一切财富的创造者、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和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以及对一个人的评价主要看他的贡献等内容。第二目主要介绍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内容包括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导向作用以及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导向作用。

2.学生分析

学生学习基础分析:

高二,学生学习了前三单元内容。应该说已有相应的知识铺垫,具备了一定的哲学常识基础知识,为本框题的学习做好了知识的准备。

学生能力分析:

高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具备一定的信息收集和筛选能力、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具备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对问题的一定的探究能力,伙伴合作能力。

学生心理分析:

学生的心理包括情感、意志、注意、思维、能力、气质与性格等。高二的学生即将面临高考,因此,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和疑惑。对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应该持什么态度和观点,学生已经有了思考的需要和希望得到解惑的需要,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现在独生子女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是他们大多是不太懂得体谅父母的辛劳。索取多而奉献少,因此学习本框题有它特有的意义。他们的可塑性很强,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价值、人的价值和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人和物的价值不同,就在于人能够创造价值,通过贡献来获得自我满足,奉献着的人是幸福的,奉献着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4.学法指导

锻炼用哲学思维解决问题。

5.习惯训练

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用哲学的思维探究知识背后的问题,留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从中体现出的智慧。

6.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说明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7.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寻找正确的价值观就是寻找人生的真谛。

8.解决方法

(1)结合具体领域的价值,深入领会哲学价值、人的价值及价值观等概念。

(2)搜集在汶川地震中的普通人的先进事迹,感悟价值观对人生的导向作用。

(3)师生共同设置教学情境,开展学生的探究活动,采取课堂辩论、讨论等形式,进一步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奉献意识。

9.教学理念

政治课不是说教,学政治也不是仅仅为了考试,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政治课应对学生的品德产生重要影响,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政治教师责无旁贷。避免政治课陷入说教的旋涡,教师首先要认真领会教材意图,认真组织教材,用好教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能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所以,要实现学生是学的主体,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形式,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从而内化成学生固有的品质。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7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文化的概念,理解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的力量;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日常生活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察生活环境中的文化价值;通过全面、准确理解文化的内涵,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起学生对文化的兴趣;认同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认同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懂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增强提高文化素养的意识和自觉性。

2.教学重点/难点

1、文化的内涵

2、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教学过程

教师:就此提出:究竟什么是“文化”要求我们从“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力量两个方面去探究。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讲授新课】

(一)文化“万花筒”

1、图片欣赏:百度图片

中国古代私塾

现代网络文化

由此得出:从时间上看,文化无时不在

2、图片欣赏:百度图片

由此得出:从空间上看:文化无处不在

3、材料欣赏:“林语堂谈南北文化的`差异”

由此得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生活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4、名句欣赏:“你不问我什么是文化的时候,我还知道文化是什么;你问我什么是文化,我反而不知道文化是什么了。”

——钱钟书

教师:(1)那么究竟文化是什么呢请就刚才所谈到的文化现象进行归纳

(2)思考文化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学生:依据教材进行思考,小组内进行讨论,最后形成结论

(二)文化是什么

1.文化的内涵

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晶。

师点拨:第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不是自然所具有的。

第二,文化是精神的而不是经济的和政治的。

2.文化的外延

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自主思考:下列哪些属于文化现象

1.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

2.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3.参加演讲会、辩论会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9.乡镇企业

10.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1、归纳文化的特点

2、归纳文化的形式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探究全面把握文化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三)文化的力量

百度图片:

抗洪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得出: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课堂小结

在一个文化落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理;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

我们都生活在文化生活中,文化就像血液一样浸润着我们的心田,我们的生活需要文化,我们的成长呼唤文化,让文化引领我们走向成功。

课后习题

1.在都市,有繁华的文化景观;在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和民间传统节日,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有特有的乡土气息。以上材料说明()

A.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B.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C.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D.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下列活动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在岳麓区人大代表选举大会上投票

B.高二年级参加岳麓区中小学校园舞比赛

C.到国储电脑城买电脑

D.农民种田,工人做工

3.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②参加人大代表选举③参加元旦文艺晚会④买车购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4.“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B.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C.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D.物质活动和精神活动是分开的,两者互不影响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8

一、说教材

1、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的内容是对上一节教学内容的延续,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经济就是人们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之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与消费的活动,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构成了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为本单元生产与经营提供了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因此本框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符合我国国情的。

本框题的逻辑结构主要是由一条主线构成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公有制为什么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其地位如何体现,它的实现形式怎样→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这一节内容主要是一个总—分—总的逻辑结构顺序,因此本课也可以采用这种总—分—总的方法进行教学。

2、重难点以及其确立的依据

重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有关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我们认识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因、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加社会经济生活大有裨益。

难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以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

学生对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不容易理解为什么股份制会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把握起来有些难度。对与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的问题它涉及到我国的社会性质,我国国情和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基本原理,学生分析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因此也把它作为本课的一个难点。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能够识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各种经济成分的含义、地位和作用;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理解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区分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它们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一种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及鉴别、思考、判断等思维能力。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辨证原理,并能用它来解释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培养学生一种知识的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要使学生能够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认识到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有利于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要平等的看待每一种经济成分的地位与作用。

二、说学法

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学法研究的起点,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将采取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和制作学习卡片的方法来进行学法指导。

高一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首先,在初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我国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相关知识,以及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辨证原理的基本内容,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本课的内容,高一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在经过了中考的分流之后,学生已经有了择业意识和前途意识,因此迫切希望了解各行各业的一些基本情况。其次,在能力上,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理论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教材当中的知识与内容。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原理,这一阶段的学生希望能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应该充分的相信学生有这种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才采用了让学生合作探究的方法来让学生进行学习。制作学习卡片主要是为了强化和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方便学生理解与记忆。

三、说教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本框内容相对抽象和理论化一些,而且本课知识点比较多,层次多,如果按照传统的以讲授法为主的教学的话,必然会造成散乱的印象,重难点容易被弱化。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取情景探究法和问题探究法进行教学。首先,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使学生进入学习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根据本课中设置的几个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相互合作来解决问题,再利用多媒体实现情景的拓展与回归,一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思想,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通过教学生制作学习卡片进行学习,这样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方便其记忆。

四、说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首先,将本框题的主要内容划分两块:其中一块是六种经济成分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探究来完成。另一块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我国实行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这一部分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在为了突破这一部分难点内容时在开展新课之前要给学生介绍生产力、生产关系及两者联系的知识;以及让学生了解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区别。然后,在课前将学生按照位置分为6组,给学生分发学习卡片,人手一份,最后,准备好多媒体。

设计意图:节约课堂时间,起到一定的预习作用。可以使学生有准备地进入本堂课,带着兴趣,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2、情境导入

多媒体放映各成功人士附有就业单位的照片,来创设情境,引出本框题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3、新课教学

在使学生们进入创设的情境之后,积极的引导他们畅想,“自己以后想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引出六种经济成份及各自的含义、地位和作用。然后根据课前分好的组和任务,请学生代表发言。教师要帮学生明确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区别。

设计意图:倡导学生主动参加与交流合作,变革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掌握了如何思考,如何识别信息,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对科学知识本身的兴趣和热爱,形成了自我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承接过渡:这六种经济成份各自是否完全不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转入到所有制结构的学习。

阅读课文分析归纳:(学生归纳得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教师要帮学生明确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最后由老师来总结学习成果。

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书本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学会自主学习。

承接过渡:放映关于公有制经济占优势及控制领域的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对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学习。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拓展学生的思维面和知识迁移能力。

承接过渡:那么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有哪些呢?其中主要实现形式是什么?为什么?(知识补充:公有制和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区别。)

设计意图:转入到对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学习。

合作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派代表发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进行讨论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增强分析问题的实际经验,通过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并吸收他人和集体的智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和教师的引导下加强了对理论的运用和学习,使他们不断提高进行事实判断、经验概括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承接过渡:我国为什么要坚持这个基本经济制度?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图片“牛耕地”、“农业机械化生产”和“现代化温室”主要从我国的社会性质,初级阶段我国的国情,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让学生掌握分析与综合、发散思维多向思维等思维方法。

4、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本板书对教材高度概括,精心提炼,使人感到简明准确,一目了然。把课本复杂知识予以简化,不仅能更直观的反映本课的教学要点,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此外,学生可以利用板书进行课后复习,缩短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

5、课堂小结

利用多媒体和板书展现本节课的纲要,并指出重点和难点。

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网络,而且进一步强化对重点知识的认识,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有利于学生在课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6、课堂练习

利用多媒体展示由易到难的练习。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把它转化为读题解题的能力,在练习中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使各类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感,培养学习本学科的兴趣。

7、课后探究

联系国家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的时政热点,让学生课后查阅青年学生创业基金的实施项目,鼓励学生将来进行自主创业。

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

五、小结

本课教学主要突出以下几个特点:

1、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确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重能力: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培养学生集体思考、知识迁移、发散思维的能力。以市场经济生活知识来支撑,突出思想政治观点教育;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自主生成知识,学会学习。

3、重教学:综合运用多种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气愤,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设计多媒体,通过形象直观的动画展示,以便于学生记忆、理解、掌握,提高教学效率。

4、重反馈:通过训练来强化知识,通过运用来巩固和提高,把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并形成能力。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9

高二思想政治课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南,结合中学生的认识和实际,构成世界观、人生观教育的一个体系。课本由前言和既带有专题性又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八课组成。贯穿全书的主线是“两个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课本的内在理论体系表现为“三个统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与人生观的统一。

教学总目标:

1、知识方面:

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为什么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能以自己的理解有条理地进行表述;懂得客观物质世界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根本性质,同时了解到运动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的,应做到认识事物运动规律、按规律办事;懂得矛盾的含义,了解到我们的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懂得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没有联系就没有世界,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孤立的事物存在;懂得由事物的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由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发展,分清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2、能力方面:

通过教学,训练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能初步体验出哲学理论的抽象性;训练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初步体会“两个统一”、“三个辩证”之间的关系;提高辩证思维,分析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表现。

3、觉悟方面:

能了解有神论、形而上学的荒谬性,自觉坚持无神论、唯物辩证法,能自觉要求自己,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国情出发,要把立足点放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

教材分析和教材对象分析:

高二政治由前言和八课组成的,前言着重讲哲学的概念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第一部分:

讲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是唯物论知识,它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前提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第一课。

2、第二部分:

讲事物联系、运动、变化发展方面知识,是唯物辩证法部分,阐述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及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主要是二、三、四三课内容。

3、第三部分:

从认识论上讲了现象、本质、认识的发展与深化及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等等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部分,主要是五、八两课。

4、第四部分:集中讲人生观问题,但不是纯粹的人生观,而是以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观点来阐述人的行为准则,人生价值与理想。

就教育对象学生来说,高二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因此,要引导学生入在教学过程中,力求做到由浅入深,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完成教学任务的措施:

为完成本学年教学任务,计划上学期完成哲学常识的上册,下学期完成下册。每课内容结束复习,讲解典型例题,然后测验。上课以启发式教学来开导学生,具体教学方法根据课时特点来定,并联系实际开展课堂讨论,组织写哲学小论文,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达到启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目的。

课时安排:

每学期安排17周教学时间,每周3节课时。为完成教学任务,做到有计划教学,具体安排见教学进度表。

高中政治教案设计范例模板 篇10

教学目标

懂得商品价格与商品需求量之间的一般规律。

知道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了解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商品需求的影响。

了解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含义。

理解商品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既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工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视频。

播放视频(假期商家促销)

(二)新授课

一、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会引起自身需求量的变动

(以小明一家假期去逛商场作为线索,设置四个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情景一:小明买鞋

多媒体展示特价活动

思考:价格变动和需求量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通过小明买鞋的活动可以看出价格上涨,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减少;价格下跌,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量增多。

学生判断推导图形(需求曲线图)

结论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2、不同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影响程度不同

情景二小明奶奶和妈妈

多媒体展示图片

思考:结合情景二材料价格变动对哪些商品影响大?哪些影响小?

学生回答:……

教师: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漫画说明价格变动对不同商品的消费需求影响程度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

学生推导判断图形,判断A是生活必需品;B是高档耐用品。

结论:不同商品价格变动,需求反映程度不同。

生活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高档耐用品,需求弹性大。

3、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对消费需求的影响不同。

情境三小明和爸爸看车展

多媒体展示、播放视频

思考:

1、油价涨了,人们做出怎样的选择?

2、汽油和天然气是什么关系?汽油和汽车是什么关系?

3、在这些关系当中,它们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回答:……

教师分析:汽油和天然气是互为替代品,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商品。要掌握这两个基本概念。和掌握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同方向变动;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呈反方向变动。

学生推导图形,分辨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与需求量关系图形。

二、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情境四:小明为爸爸出谋划策

思考:结合材料,分组讨论为小明爸爸爸爸出谋划策

学生回答:……

老师分析:(归纳省略)

1、调节产量

教师:价格上涨——有利可图——扩大生产——供过于求——价格下降——无利可图——缩小生产——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生产者可以根据价格来调节产量。

2、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教师:为了生产产品,要投入生产要素。当一些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使用量;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就会减少这种要素的使用量。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重要体现。

教师: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教师:因为价值决定价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生产者根据商品的价格作为基点,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正是价值规律的发生作用的体现。